人们对茧居者的行为往往给予好吃懒做的评价,这种态度的背后却是惊人的误解。
茧居的背后,是因为茧居者极度缺乏能量而被迫选择的社会退缩。以下是几个形成茧居的行为根源:
1、追求完美。个体因为无法达到内心理想化的形象,达不成完美目标,由此产生的羞耻感令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——“茧居”。
2、人际关系障碍。这是造成茧居的一个重要原因,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学校和职场上受到指责、欺凌等行为。被欺凌者为了避免受到伤害,常常选择把自己的内心封闭起来。如果父母和老师不能及时发现并做好疏导工作,长此以往孩子就可能完全放弃外面的世界,变成茧居者。
3、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。当孩子成年后,父母希望孩子能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,并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发展。但孩子因无法达到这样的期待,重压之下走向茧居。此外,如果家庭系统出现结构问题,会造成茧居者的性格问题。
4、社会压力。在高度都市化的地区,社会经常给予青少年、青年一些压力,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失败、无用的。这些压力有很多的来源,导致其在未成年甚至成年时期就厌恶一切社交活动,不愿与人接触、宁愿待在家里,认为这样可以避免自己与社会互动带来的麻烦。
5、就业压力。很多年轻人毕业后遇上就业困难,多数只能兼职工作、入不敷出,一部分则完全不尝试就业。还有部分人是已在稳定职场工作一段时间后,因适应不良,辞职后转变成茧居者。